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上的1月17日 > 汉景帝时期,西汉“七国之乱”爆发

    汉景帝时期,西汉“七国之乱”爆发
    * 发表时间 : 2021-01-17 15:43:59 * 浏览 : 102
      西汉初,刘邦在铲除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又分封了一批刘姓子弟为王,想依靠刘氏宗族的力量,作为皇权的羽翼。但是,随着诸侯王的成长和地方势力的坐大,其弊病和隐患也渐渐地显露出来了。   文帝时已崭露头角的晁错也敏...

      西汉初,刘邦在铲除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又分封了一批刘姓子弟为王,想依靠刘氏宗族的力量,作为皇权的羽翼。但是,随着诸侯王的成长和地方势力的坐大,其弊病和隐患也渐渐地显露出来了。

      文帝时已崭露头角的晁错也敏锐地看到诸侯王势力的坐大,必然对汉朝中央政府带来严重的威胁,便向景帝刘启提出“削藩”的建议,即“削其枝郡”,归中央直接统辖。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并着手逐步削减王国的封地。由此引发了吴楚七国之乱。

      所谓吴楚『七国之乱』是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参与叛乱的七国的国王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吴王刘濞为这次叛乱的主谋。刘濞蓄谋叛乱为时已久。

      这场变乱导火线是,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早就准备谋反的刘濞就乘机串通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的诸侯王,发动了联合叛乱。七国叛军于公元前154年1月17日(汉景帝前元三年正月甲子)同时起兵,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发动叛乱,刘濞发兵二十万,号称五十万,为主力。同时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用『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举兵西向。

      叛军顺利地打到河南东部。景帝起先很惶恐,先从袁盎的建议杀了晁错,想满足他们『清君侧』的要求,换取七国退兵,但晁错已死,叛军不退,还公开声言要夺皇位。直至叛军攻至梁国(治今河南商丘),为景帝之弟梁王刘武所阻。至此时,景帝才决心以武力进行镇压。

      景帝命太尉条侯周亚夫与大将军窦婴率三十六将军,率军迎击。周亚夫一面屯兵坚守,一面出轻兵断吴粮道。只用了10个月的时间,就大破叛军。刘濞逃到东瓯,为东瓯王所杀。其余六王皆畏罪自杀,七国都被废除。

      从此景帝把诸侯王国的军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接着又颁布了“诸侯王不能自治其国”的新法令。

      这场发生在公元前154年的一次叛乱,参与叛乱的共有七个诸侯国,所以叫做『七国之乱』。 发生的原因是地方王国势力和中央集权的矛盾,还有之前的皇后——吕后专权,外戚干政等原因。汉景帝平定了七国叛乱,为后来汉武帝继续清除地方王国的势力奠定了好的基础。

      七国之乱反应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王国势力威胁基本清除,大大加强了汉朝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也在一定程度常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小编点评:汉朝承袭秦朝制度,同时又兼有楚国文化。汉初在首都与周边尽可能的施行郡县制,而遥远的诸侯国仍然施行分封制。
汉朝建立之初,其实很多有识之士已经预见到了分封诸侯王有可能带来的隐患,然而现实情况却让人十分的无奈,由于传统三秦之地早就已经习惯了郡县制,并且官吏的任免能够达到平衡的水平,而突然要让以前的诸侯国都施行郡县制的话,官吏人员的基数就存在严重的不足,并且制度的推广也会遭遇传统官僚体系的强烈反弹!最终还是会重蹈秦末天下大乱的覆辙!
因此,汉初只能在两种制度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同时尽量保证中央的实力绝对强于地方,以便镇压地方有肯能出现的叛乱!
汉初的诸侯王分封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