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是中国北方的古老民族,隋末唐初势力逐渐强大,后分为东西两部。唐初,东突厥更加强盛,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曾率兵百万,长驱直抵长安附近的泪水北岸,对唐朝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唐太宗李世民力图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作了军事上的准备。唐太宗除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增强国力外,同时在军事上积极备战,数年间,便培养起一支精锐部队。
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东突厥因连年内战和天灾,造成内部分化,势力大减。东突厥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尖锐。“颉利纵欲逞暴,诛忠良,匿奸佞”,受迫害的部族纷纷叛高归后。
629年11月,唐太宗任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与李绩、柴绍等6人为行军总管,率大军10万,由李靖统一指挥,分路进攻东突厥。车场自马邑进电恶阳岭,夜袭定襄(今山西平鲁县西北),额利可汗没有料想到李靖进兵如此神速,误认为李靖必有重兵作后盾。于是,慌忙北逃,把牙帐移至碛口(今内蒙古善丁呼拉尔),李靖乘胜前进。不久,颉利心腹康苏密又中李靖的反间计,挟隋萧后起及炀帝孙政道降唐,颉利又逃至阴山北的铁山(今大青山北)。
唐贞观四年二月八日(公元630年3月27日),李靖率军与突厥军在阴山(今大青山)遭遇,展开大会战,唐军斩杀突厥兵万余人,获大胜。颉利率残部万余人欲度沙漠,至碛口,遭唐军堵截,其大酋长皆率众降唐,颉利单骑逃往沙钵罗苏尼失部落。
三月,唐军兵逼沙钵罗部落,生俘颉利,苏尼失亦举众降唐。至此,东突厥灭亡。
凌烟阁24功臣依次是:
1,赵国公——长孙无忌;
2,河间郡王——李孝恭;
3,莱国公——杜如晦;
4,郑国公——魏徵;
5,梁国公——房玄龄;
6,申国公——高士廉;
7,鄂国公——尉迟敬德;
8,卫国公——李靖;
9,宋国公——萧瑀;
10,褒国公——段志玄;
11,夔国公——刘弘基;
12,蒋国公——屈突通;
13,勋国公——殷峤;
14,谯国公——柴绍;
15,邳国公——长孙顺德;
16,郧国公——张亮;
17,潞国公——侯君集;
18,郯国公——张公谨;
19,卢国公——程知节(程咬金);
20,永兴公——虞世南;
21,渝国公——刘政会;
22,莒国公——唐俭;
23,英国公——李绩(徐懋功);
24,胡国公——秦叔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