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20日,德国外长金克尔和捷克外长耶莱涅茨就1938年的苏台德问题及其遗留问题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这份联合声明表明,德捷两国关于战后遗留问题的谈判已经结束。
1938年夏,纳粹德国出于最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领土的罪恶目的,怂恿和支持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德意志族中的纳粹追随者——汉莱因党徒进行分裂叛乱活动。由于当时的英法统治者采取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德国通过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吞并了苏台德地区。1939年3月德国又占领了捷全境。1945年捷解放后,根据波茨坦协定和捷总统贝奈斯的法令,捷收回了苏台德地区,同时把世代居住在这一地区的约200万德意志族人驱逐到德国。1950年,捷同民主德国签署声明,称『德国人从捷克斯洛伐克迁出的问题已不可改变地、公正地、永久地解决了』,但这一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德国统一、东欧剧变后,原苏台德德意志族人不断通过德政府向捷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将『驱逐』定性为『不公正』之举,并确认苏台德德意志人有回乡定居的权利。德一些政界人士也公开表示支持苏台德德意志人的要求。
1995年,德捷两国开始就这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举行谈判。德国外长金克尔认为,这是德与东欧国家和解进程中『最困难的』谈判。其原因在于,大多数捷克人认为,在苏台德问题上,德吞并在前,是『因』;捷驱逐于后,是『果』,而且捷方有国际协定为基础,谈不上应该『道歉』。捷方还担心,如果在『回乡』等问题上作出让步,捷在内政方面将重新面临『灾难』。但是,捷克在加入欧盟和北约问题上,需要得到德国的支持,而且德国在冷战结束后已成为捷最大的投资国和贸易伙伴。捷克国内经过多次讨论,为了创造两国长期睦邻友好的条件,终于与德国开始就这一问题举行谈判。而且,经过长达18个月的谈判,双方最终就联合声明的最后文本达成了一致。
这份文件首先声明,德国对纳粹给捷克人民造成的『痛苦』和『不公正』表示『遗憾』。德方在第二条中还承认,纳粹的『武力政策』为后来的『驱逐』等提供了『土壤』。文件的关键部分是第三条:『捷方对战后驱逐和强迫苏台德德意志人迁出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没收其财产、取消其国籍给无辜者造成的许多痛苦和不公正(待遇)表示遗憾,因为这一点具有集体问罪的性质。』这是战后捷克首次在驱逐问题上表示『遗憾』。为使声明为多数捷克人所接受,德方同意捷方在捷文文本上不使用『驱逐』一词,而使用了另一措辞缓和的近义词。在『回乡』问题上,『双方表示坚信,由于捷克共和国加入欧洲联盟和在此范围内存在自由迁徙,德国人和捷克人共处将变得更为容易』,这表明,两国决定搁置『回乡』权利问题,将这一问题留给未来,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逐步解决。声明特别指出,两国『不会以历史形成的政治和法律问题来影响双方关系』。这意味着,德国不向捷克提出赔偿苏台德德意志人损失的要求。双方决定成立一个『未来基金』,德国出资1.4亿马克,捷出资2000至2500万马克,用来资助有利于受纳粹迫害的捷克人的项目。
捷克首次就驱逐行动正式道歉,受到两国、尤其是德国的欢迎。德国外长金克尔称这是两国关系中的一个『里程碑』;捷克外长耶莱涅茨称,双方在澄清两国近代历史上的『黑暗篇章』问题上能达成一致,是令人高兴的事。德捷两国主要政治家都认为,这一声明已经做到了『最大可能』。两国决心面向未来,这对两国关系将是一件幸事。正如捷外长耶莱涅茨所说,声明并非给历史画上了句号,而是一个冒号———开始就未来合作进行直接对话的冒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