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上的12月16日 > 安史之乱爆发

    安史之乱爆发
    * 发表时间 : 2021-12-16 16:11:18 * 浏览 :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日(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节度使之士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十五万士兵,号称二...

    安史之乱爆发(Todayonhistory.com)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日(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节度使之士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十五万士兵,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起兵。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安史之乱爆发(Todayonhistory.com)

    经过

      (一)范阳叛变—— 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安禄山恐杨国忠对己不利,遂以讨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叛变,安禄山一路南下,不足两月,已攻陷洛阳,自立为燕帝,国号燕。

      (二)肃宗即位—— 安禄山破潼关,活捉守将哥舒翰,直入长安。玄宗仓惶入蜀,行至马嵬驿,军士哗变,杨贵妃被逼自缢,太子李亨即位灵武,是为肃宗。

      (三)禄山被杀—— 不久,安禄山被长子安庆绪所杀。郭子仪得回纥之助,收复长安和洛阳。

      (四)思明叛变—— 史思明降唐,受封为范阳节度使。唐室恐怕史思明再反,欲将之消灭,究泄,史思明遂反叛。

      (五)思明称帝—— 郭子仪、李光弼进击安庆绪,包围邺郡,史思明带兵援助安庆绪,合并其兵,回范阳,称大燕皇帝。

      (六)平定乱事—— 史思明与李光弼相持年余后被养子史朝义所杀。李光弼再借回纥兵,大破史朝义。史朝义部下田承嗣、李怀仙降唐,史明义被杀,安史之乱遂告平定。

    安史之乱爆发(Todayonhistory.com)
    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

    影响

      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点

      第一,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第二,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安史乱起,唐王朝分崩离析,已经没有力量镇压这次叛乱,只好求救于回纥以及由少数民族出身的大将。当史思明之子史朝义从邺城败退时,唐遣铁勒族将领仆固怀恩追击,仆固与唐王朝有矛盾,为了私结党羽,有意将安史旧部力量保存下来,让他们继续控制河北地区,使安史旧将田承嗣据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张忠志(后改名李宝臣)据成德(仿河北中部)、李怀仙据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领节度使之职。这就是所谓『河北三镇』。三镇逐渐『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赋不入于朝迁』,把地方军事、政治、经济大权皆集于一身,『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以后其他地区,如淄青(今山东淄川、益都一带)李正已,宣武(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李灵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据,不服朝廷管理。这些方镇或『自补官吏,不输王赋』,或『贡献不入于朝廷』,甚至骄横称王称帝,与唐王朝分庭抗礼直到唐亡,这种现象没有终止。

      第三,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起义,形成唐中叶农民起义的高潮。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潼关和虎牢关之间,几百里内,仅有『编户千余』,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政府却把负担强加在犹在户籍上的农民,所谓『靡室靡农,皆籍其谷,无衣无褐,亦调其庸』。唐宪宗元和年间,江南八道一百四十万户农民,要负担唐朝八十三万军队的全部粮饷,所以『率以两户资一兵,其它水旱所损,征科妄敛,又在常役之外』。在方镇统治下的人民,也遭受着『暴刑暴赋』,如田承嗣在魏博镇『重加税率』,李质在汴州搞得地区『物力为之损屈』,等等。唐政府和各藩镇的横征暴敛,终于激起了农民的不断武装起义,代宗一朝,『群盗蜂轶,连陷县邑』,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发生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的浙东袁晁起义,同年的浙西方清起义,以及同期的苏常一带的张度起义,舒州杨昭起义,永泰年间(公元765年)邠州起义等等。这些起义虽说很快就被镇压,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第四,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安西四镇随之全部丧失。此后,吐蕃进一步深入,唐政权连长安城也保不稳了。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小编点评: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度被严重削弱,地方潘镇节度使逐渐形成了割据势力,并经常与唐朝中央叫板。同时,唐朝边疆的边患危机加重,能够实际控制的疆域面积大幅度缩水!
唐朝灭亡之后出现的五代十国,以及之后的宋王朝都没能够实际意义上完成中国版图的统一。五代十国与宋王朝本质上就是领土面积稍微大一点的藩镇势力。
唐朝天宝年间李隆基开疆拓土的豪情促使地方藩镇军事实力的壮大,也造就了唐朝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宋王朝则是吸取了唐王朝的经验教训,加强对武将的控制力度,却又走向了“重文轻武”的另一个极端!
可见,安史之乱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