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授像往日那样细心地观察着培养葡萄球细菌的玻璃罐。
“罐里又跑进了绿色的霉!”教授皱了眉头。
“奇怪,绿色霉的周围怎么没有葡萄球细菌呢?难道它能阻止细菌的生产和繁殖?”教授不放过一点可疑的现象,苦苦地思索起来。
他经过仔细的研究和多次实验,证实这种绿色霉是杀菌的有效物质。他给这种物质起了名字:青霉素。有了这个发现,人类又可以从死神手里夺回许多生命了。
这位发现并发明青霉素的教授就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
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Sir Alexander Fleming,1881年8月6日-1955年3月11日),苏格兰生物化学家,出生在苏格兰的洛克菲尔德(Lochfield),家中世代务农。
弗莱明13跟随他做医生的哥哥去伦敦,先在伦敦运输事务所工作了几年,然后进入伦敦大学圣玛丽医学院学习。1906年获得医学学士学位。从伦敦圣马利亚医院(St. Mary's Hospital)医科学校毕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英国皇家陆军医疗队服务。复员后成为著名细菌学家赖特的助手。1928年担任伦敦大学的细菌学教授。1942年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1944年取得英国爵士地位。1948年退休后,仍担任赖特―弗莱明生物研究所的所长,直到逝世。
弗莱明在细菌学方面的重大成就是发明了在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抗菌素―青霉素。1922年,他从某种植物和动物的分泌液(如鼻分泌液)中发现了一种能杀灭某种细菌的物质,称之为“溶菌酶”。同时发现这种溶菌存在于动物体的许多组织中。但是,就引起疾病的病原生物体来说,这种酶的活度是有限的。
1928年弗莱明在伦敦大学讲解细菌学,那时弗莱明正为了撰写一篇有关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pp.)的回顾论文,在实验室里培养大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七月下旬霉菌孢子掉进这个培养皿之中,8月份弗莱明本人在乡下度假,9月3日返回实验室。这时弗莱明发现长满细菌的培养皿有个角落长了一块青霉菌(Penicillium notatum),周围却没有细菌滋长,弗莱明马上意识到霉菌可能有杀菌作用,并将这个现象发表在1929年的英国实验病理学期刊。后来他又作了许多相关的实验,随即遇到一个问题,如何提炼单纯的盘尼西林,缺乏这个技术,使他无法继续观察研究,随着磺胺类药物的出现,人们普遍对青霉素的报告不感兴趣。
1935年英国牛津大学病理学系主任弗洛里(Howard Walter Florey,1898-1968)和旅英的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Ernst Boris Chain)合作,研究青霉素的性质、分离和化学结构,解决了青霉素的纯炼问题。后来以弗洛里为首的研发团队从青霉菌中提取出了抗生素青霉素(又名盘尼西林,Penicillin),牛津病理学系主任的哈里斯(Henry Harris)曾说过:『没有弗莱明,不会有钱恩及弗洛里;没有钱恩,不会有弗洛里;没有弗洛里,不会有希特利;没有希特利,则不会有盘尼西林。』1941年首次于人类测试青霉素;青霉素的发现,完全改变了人类与传染病之间生死搏斗的历史,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得以延长。弗莱明因此与钱恩和弗洛里共同获得了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